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肯定農地農用創造多元價值 農委會試辦對地直接給付

2016年6月1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一年耕種27萬公頃水稻田、160萬公噸稻米,產值約在350億元,然而,卻長期忽略農業產值外的糧食安全、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及社會文化多達2000多億元的外部效益。
為了凸顯農業對國家的貢獻,行政院農委會今年第二期作將試辦全國六鄉鎮市區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制,農民可選擇領取每公頃1萬元對地直接給付,生產優質稻米投入市場競爭,也可選擇保價收購繳交公糧。
農業多功能價值,應以國家力量保護。圖為苗栗苑裡稻鴨庄。圖片來源:新竹林管處
農業多功能價值,應以國家力量保護。圖為苗栗苑裡稻鴨庄。圖片來源:新竹林管處
對地直接給付的金額是以農民第2期作生產的稻穀繳交公糧,與直接賣到市場每公頃約9000元的價差,加上水稻蘊含的生態環境、涵養水源、糧食安全及農村文化等多功能性價值,額外增加每公頃1000元,因此每公頃直接給付1萬元,以鼓勵農民生產優質稻穀,投入市場競爭。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民可以從兩種制度中選擇有利的條件,若市場價格下跌,農民可選擇繳公糧;市場價格上漲則可以賣到市場,還有政府直接給付金額,等於讓農民有調控的選擇。
農地農用創造多元功能 國家肯定外部效益
「只要農地農用,就提供了環境、社會、經濟多元功能,值得國家對地補償。」陳吉仲說,先進國家都是對農地農用進行環境補償,肯定其附加的外部效益。他進一步解釋,補償(compensation)和補貼(subsidy)意義不同,補償是農民在生產水稻時產生了生態環境、生態多樣性及糧食安全、文化貢獻,政府提供補償是凸顯其對國家的貢獻。
但是,一些先進國家實施對地補貼,卻取消保價收購,以至於影響稻米價格,陳吉仲參考日、韓經驗,因取消保價收購,使得稻米價格一路下跌;因此,台灣採取更具彈性的作法,不取消保價收購,並以對地直接給付提供農民選擇的機會。
他認為,這項補償不會干預市場價格,反而會使資源更有效使用,水稻田種植會在市場機制下得到平衡,農民得以往品質努力,寧可產量減少一點,讓價格上升,對農民的影響是正面的。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說明對地給付精神。攝影:廖靜蕙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說明對地給付精神。攝影:廖靜蕙
至於如何驗證農民生產過程友善環境?陳吉仲表示,驗證成本很高,但有些效益不需驗證就可得知其外部效益,例如全國地下水涵養有七成來自水稻田,這是無庸置疑的;水稻田無論是綠油油或黃澄澄都創造了景觀價值,也不需要驗證,而水稻種出來就有糧食安全的效益。
「只需種稻就該給一筆補償金!」這樣的效益換算出來,一公頃當然不只1000元,但把金額拉太高,反而讓所有農田種滿水稻,因此先試行,再針對結果盤點、發展相關配套再推到全國。
對地給付六鄉鎮市區試辦 實際耕作者可申請
今年第2期作將於楊梅、新埔、龍井、福興、朴子及柳營等地,試辦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並行制度。這六地區是從公糧申報與繳交率高以及低的區域,各選三個為代表,了解試辦之後行為改變的狀況,據此了解農民接受程度。
陳吉仲強調,為避免直接給付金被地主領走,實際耕作者反而領不到的現象,如果土地已簽訂租約或耕作協議書,給付金將發給實際耕作者。
農委會對地給付、保價收購雙軌制試辦申請即將開跑,今天舉辦記者會。攝影:廖靜蕙
農委會對地給付、保價收購雙軌制試辦申請即將開跑,今天舉辦記者會。攝影:廖靜蕙
農糧署署長陳建斌表示,試辦目標設定4000公頃、約600萬元,經費休耕田活化運用,但實際面積與金額不設限,歡迎這六地區符合條件的農民踴躍申辦。這項計畫暫定2018年第一期作推到全國,但仍需依據實際評估調整。
誰可以申請直接對地給付?農糧署表示,實際耕作之農戶戶籍及農地位於試辦區內,且土地在2013年到2016年任一年度第2期作申報種稻有案,並於2016年第2期作確實種稻者,可於6月16日起至8月31日到當地公所或農會,申報稻作直接給付,政府每公頃給付1萬元。
明年第1期稻作將繼續試辦,至於是否會更換試辦地點,需視本年第2期作試辦結果再行決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