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國光石化環評白海豚專家會議25日續審,因為環保署場地不夠用,而使用文化大學教育推廣中心。立法委員田秋堇質問,什麼原因急到必須到外面開環評會。國光石化報告書對白海豚棲地熱點、活動範圍、族群分布,堅持白海豚要學會轉彎等,仍無法與環團取得共識。經過4個多小時交戰,主席蔣本基未對會議下結論,後續交由環保署處理。
國光石化委託之中興顧問公司旗下研究團隊(下稱研究團隊)此次由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教授陳孟仙報告,報告中對族群量約75-80隻的估算,已獲得共識。但在白海豚族群量其中成年及老年期的比例約18.45%,明顯低於其他族群(廈門36.58%、馬普托灣50%)。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下稱彰化環盟)理事長對於族群結構僅以照片比對、最小存活族群數,有疑慮。
陳孟仙:資料用時方恨少
研究團隊也指出中華白海豚台灣族群的滅絕風險,未來200年內完全滅絕的機率為12-36%;當因人為介入導致總數量小於25頭,滅絕機率95%;族群被分隔時,若無適當之保育作為,則可能在13-55年內達到功能性滅絕。研究團隊不否認白海豚正處於存亡關頭。
研究團隊表示,無法預期未來10-20年漁業資源的變化以及白海豚族群之變化,表示目前並無足夠研究資料可供說明,更無法用以預測未來10-20年漁業資源即白海豚族群的變化。而對於濁水溪河口是否為中華白海豚的主要覓食區域,研究團隊也說目前尚無相關資訊、無資料足以確認本地為是。
陳孟仙表示,台灣西岸缺乏長期歷史背景資料的調查。
在減低影響措施包括:嘗試透過行為訓練誘導動物穿越彰化海域,期能確保南北交流不致中斷;如前述誘導措施不可行,將嘗試在堤頭設置移動式的食物誘導設施,或設置中層FAD集魚器以吸引海豚通過約700公尺寬的航道區,增加其南北交流機率;施工及營運期間將進行水下監聽,於海豚易出現時段加強管制,避免影響海豚;與漁民協商成立保育區,透過科學圈養以擴大其族群數量;國光石化將積極參與可能由農委會籌組之「中華白海豚保育基金會」進行長期調查與評估工作。
然而在基礎調查上,許多不確定的答覆惹火在場的專家與環團代表。環團質疑這麼多不確定因素,除了顯示白海豚研究資料不足,更讓人擔心在此情況下執意開發如何達到「禁漏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台大教授李培芬即建議林務局應對白海豚在台灣的分布要進行了解,並指出研究團隊因為海象差就不調查,造成不同月份次數不同,以這樣的資料比較不客觀。台大教授李育明詢問,提出的措施可以降低多少危害?陳孟仙說無法保證,純屬實驗性質。李育明也說開發單位不宜將是否採用禁漏原則全讓政府承擔。兩位學者同時也是環評委員。
鄭先祐:不確定的研究計畫怎麼禁漏?
捍衛白海豚保育「禁漏原則」的專家代表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長鄭先祐委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員吳孟純代表發言。
鄭先祐表示,研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育措施仍不合宜,無法確保中華白海豚免於滅絕的風險;基本生物與生態資料仍然不足。
鄭先祐也不否認白海豚族群結構、存活率、生殖率、族群數量變動趨勢、社群關係與結構、棲地利用與領域範圍、聲音敏感範圍、食性位階與汙染問題,以及填海造陸和潮間帶的影響衝擊等,是需要長期的調查研究。
這些相關的基本資料不足,開發單位提出的保育措施,只是腦力激盪,創意式的措施,仍需要再研究的計畫,而這代表著有可能失敗或有疏失,也就是說有造成滅絕的風險。
對於專業團隊認為「禁漏原則」是否採用,為政府之權限,「開發單位將尊重政府之決定,並依據政府確認之方式執行」,鄭先祐表示,雖然是否採納「禁漏原則」,取決於決策者,但採用此原則,是保育專家的共識,要開發就要先做到這件事。
而研究團隊更有舉證責任,證明計畫「安全無虞」。倘若「安全無虞」的証明,有瑕疵、有錯誤或有問題,這個計畫應擱置,即零計畫。
他重申暫停開發計畫。政府應投入更多的研究經費,加強對中華白海豚的基本生物與生態資料的了解,待了解更清楚,可提出萬全的保育措施時,再考慮開發利用。
蔡嘉陽:保育策略ECFA讓利白海豚
研究團隊認為白海豚在台灣西岸有2個熱點,一在苗栗,另一在嘉義;而國光石化廠址不在2個中華白海豚棲息熱區。蔡嘉陽認為只有一個熱點,從苗栗龍鳳港到台南將軍港之間都是重要的棲地,不能被阻斷。
蔡嘉陽表示說應以84-86隻的白海豚為保育基準點,族群數量不可以再下降。他說減碳目標有BAU (Business as Usual)原則,生態保育也該有CAU (Conservation as Usual)原則。而生態保育策略也應該有ECFA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以保護白海豚生態為優先之研究工作和保育對策,讓利白海豚。
蔡嘉陽說白海豚保育為國家既定之政策,請政府明訂出保育對策之後,再來要求國光石化開發個案所需承擔之責任。也要求政府停止放話以政治指導來干預獨立審查。
對於白海豚五大威脅:填海造陸、淡水補注減少、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水下噪音、誤捕、過漁。蔡嘉陽也要求政府應執行劃設白海豚之重要棲息範圍、白海豚生態習性與分布調查、白海豚保育之國際合作等保育策略。
崑山科技大學副教授翁義聰也認為「兩個熱點說」不對,支持只有一個熱點,並提出預定開發區位生物多樣性的論述。然而研究團隊卻回覆,他們只研究白海豚,不研究海域生態。
圖說:台灣海域水深分布圖。(陳昭倫提供)
施月英:以野保法就教專家
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此次以《野生動物保育法》(野保法)第1、4、8、18、19條論戰,他認為白海豚這個被林務局列為一級保育類哺乳動物、IUCN(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為CR(極度瀕危)等級的重要物種,需要保護,已經沒辦法浪費時間嘗試錯誤。
野保法第1條立法精神「為保育野生動物,維護物種多樣性,與自然生態之平衡」,第4條野生動物區分為下列二類,其一為保育類,指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以上都指出白海豚保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第8條,指出「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經營各種建設或土地利用,應擇其影響野生動物棲息最少之方式及地域為之,不得破壞其原有生態功能。」這也是國光石化開發需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的原因。
白海豚保育依據專家建議,應採禁漏原則,野保法第10條也說地方主管機關得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有特別保護必要者,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擬訂保育計畫並執行之。施月英表示2008年IUCN將台灣西岸的白海豚列為CR級時,環保團體就倡議公告重要棲息地,政府至今遲遲未回應。
而國光石化以食物誘導、行為訓練要白海豚穿越800公尺的海岸,施月英更批為「騷擾」,違反第10條第4項第1款、第18條「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為其他利用」,主管機關應公告管制。
他依據最新一份經SCI期刊認可的論文指出,白海豚最適合生存的棲地是離岸3公里,水深30公尺內的範圍,國光石化開發完全是騷擾白海豚,他指控國光石化嚴重違反野保法。
保育白海豚 林務局聲聲慢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科長張弘毅表示,林務局已針對白海豚保育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調查,對於五大威脅,農委會也多次會議討論如何減少衝擊,而12月將會定稿是否畫設保育區。
行政院對外公開的時間表,預計11月國光石化動工;而林務局要到12月才決定要不要畫設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
專家為國光石化解套
與會的專家除了強調白海豚保育的重要性,也為國光石化提出解決方案。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章波認為國光石化政策環評不過或中華白海豚保育不可行,就不該通過開發案。因此,他舉前例,建議國光石化請經建會出面整合保育措施,提供更積極的保育錯失。
田秋堇再度提出「人工海島」的作法,表示往外海推移10公里、水深30公尺之處,頂多多花200億。而方案中只往外推移800公尺,有專家就說合理懷疑,只是為了方便挖土方。國光石化要保證不是壓在白海豚身上最後的一根稻草。田秋堇形容國光石化的計劃是幾年前端出來的「餿水飯」,一煮再煮都臭酸了,到這個節骨眼,何不趁這機會提出新的方案。
對於本次會議在外召開,田秋堇也問為何這麼急著接連舉辦專家會議?環保署公務人員表示,原本國光石化應8月底結束環評、11月開工,但田秋堇認為開發是長久之計,不該如此倉卒。
以白海豚來思考
「鯨豚爺爺」楊鴻嘉也到現場發言,他說,台灣並沒有人提出中華白海豚正式的研究,海豚不會講話,但專家會讀資料、有智慧,要為白海豚說話。國光石化一旦做下去,會影響海底生物,屆時中華白海豚到濁水溪口找食物,找不到,到時白海豚會餓死,族群將減少。他說,千萬不要用人的方式去思考,要以海豚的立場思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會者文魯彬提到,白海豚是因為2002年審台塑大煉鋼廠時才以科學證明台灣白海豚的存在,2004年已有政府機關的經費以及國際研討論,也已經發表相關資料。研究團隊表示此研究只有1年時間,文魯彬質疑,台大教授周蓮香研究團隊早已接過台電、林務局、漁業署委託的研究案,時間不只一年。他詢問研究團隊給的資料是否與之前的每項研究一致,要求提供完整的資料了解彼此間有無出入。
文魯彬也說,東海灣海峽(台灣西岸)中華白海豚國際學術社群同儕審查的論文報告每年都有,研究團隊卻只選對自己有利的,不利或引起專家質疑的資料就不引用。
翁義聰要求研究團隊要確認資料是否與開發單位印出來的相同,不能推給開發單位。他怒說「希特勒殺了1千萬人,卻說不是他殺的。就是有人當他們的幫兇啊!」
媽祖魚保育聯盟志工陳秉亨詢問開發單位研究團隊,是否簽訂保密協定?顧問公司回覆沒有。田秋堇說,不該簽保密協定,即使簽了也不算數,環評有行政效力。
全程與會的台灣溼地保護聯盟執行秘書劉清榮會後表示,研究團隊是專家立場,其實不需為開發廠商多說,只需呈現數字就可以。
本次會議因未列入環保署的會議通知,因此多家媒體都在提早參加下一場「海岸變遷專家會議」抵達現場時才知道;而會議無法達成結論,讓白海豚存亡更形險峻。而民間發起的「濁水溪口海埔地公益信託」買棲地,搶救白海豚,也因內政部以「程序障礙」未審查。
台灣西岸的中華白海豚命懸一線,或有機會透過民眾的一股獲得保護,但至今,則完全命懸政府部門的決心。政府部門絕對做得到,至少要展露具體的行動;而萬萬股民務必共同監督,白海豚保育才有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