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維持陽明山擎天崗草原持續不輟,養甚麼牛最合適?昨(27日)陽管處研究成果發表會中,意外引發此話題。幾年前擎天崗水牛傷人事件,讓陽管處小心謹慎,但擎天崗草原、水牛這些富含當地人文歷史記憶的元素,不容荒廢;水牛能不能留在擎天崗,和平相處之道恐怕在於人類能否尊重牠。
擎天崗草原富含在地歷史印象
擎天崗擁有豐富的自然及人文資源,其中草原放牧景觀除了是遊客假日參訪的重要景點外,也是國家公園區內的特別景觀區。維持擎天崗草原及牛隻放牧之景觀,及其後續管理及維護方法,陽管處委託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研究團隊進行相關研究。
結果顯示在放牧方面,草原的承載量約為1公頃1年維持1隻200kg 的神戶牛,在人為干預上結果顯示,秋季之割草處理,不會對類地毯草覆蓋度造成影響,而割草實驗則有助於抑制其他草種入侵。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潘富俊表示,以前這裡牛很多,草原面積比現在大,但是牛太多會傷人,所以陽管處才會找學者以科學研究的方式來調查,維護200公頃草原景觀的作法,若牛太多難以管理,因此也考慮一部分以機器除草。
水牛不見了
只是為何是以引進的神戶牛為研究對象?潘富俊表示,冬季陽明山上氣溫低,因此選擇耐冷品種。不過現場陽明山解說志工卻認為就解說教育而言,水牛與台灣常民生活記憶有關,要比神戶牛更有解說價值。「何況怎麼跟孩子說,這些(神戶)牛最後是殺來吃?」
目前園區內的牛是由陽管處委託居民辦理的,與會者表示,選擇神戶牛完全是站在居民的經濟利益考量,如果沒有經濟誘因,居民是不會願意接受委託的。大油坑一帶很多年前就是飼養神戶牛,並非引進;要說引進種,水牛也非本土種。
怕傷人水牛換成神戶牛
據說,陽明山全盛期有1700頭水牛,2002年發生水牛撞傷人事件,導致國家須賠償對方16萬元,之後每提水牛總難逃傷人的印象。陽管處認為神戶牛個性溫馴且符合養殖戶利益,只是擎天崗少了水牛,只有整齊的草原,是國家公園希冀恢復的歷史印象嗎?自從水牛傷人事件發生後,陽管處請農民將水牛帶走,擎天崗草原幾乎沒入歷史,任由自然演替。
何況水牛在荷蘭時期就有引進紀錄了,與常民生活的連結絕非神戶牛可比擬。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即指出,水牛尤與陽明山當地的水梯田有關,平等里一帶都有養水牛的紀錄。
劉益昌說,以前農民養水牛,水牛和人是有感情的;照顧水牛是由孩子每天牽去吃草,吃飽之後要帶回家;因此台灣的農民是不吃牛的,老死的牛也大多是埋掉的。擎天崗的草原景觀是有意義的,是人為利用與歷史的發展所形成的;提到擎天崗草原,水牛、農業以及當地產業都當談到。
劉益昌也提醒,水牛數量多對地景所產生的變化,水牛走路的路線固定,因此走過的路很容易形成刷石溝,容易造成災害。
擎天崗綿羊行不行?
到底是水牛或神戶牛,有待陽管處費心,陽管處處長林永發說,牛和人雖產生衝突,但也不能因此荒廢,擎天崗草原是當地的歷史印象,維護草原景觀可以持續保有這些記憶。
對於與會者提出「養綿羊不但可以除草,還可以有綿羊秀,讓孩子抱綿羊。」林永發則認為,「孩子抱綿羊,綿羊感覺舒服嗎?」人與動物互動過程應包含尊重。
擎天崗適合養綿羊或山羊抑制草嗎?林永發指出,紐西蘭的山頭幾乎都被羊吃的光禿,羊和牛吃草的方式不同,羊吃草時分泌的唾液會抑制草生長,羊吃草的習性是連根拔起;牛則以舌頭捲草留下2公分的草與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