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透過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副教授莊守正指導的碩士班學生論文,調查台灣全島可能的熱點,初步發現,西南部沿海,包括澎湖等地是熱點。宜蘭蘇澳、東澳一帶,雖然鯨鯊出現的頻率高,但是海流強,較不利於搭船出海賞鯨鯊。
莊守正表示,除了立法保護以外,有些國家嘗試發展「鯨鯊生態旅遊」(像是「與鯨鯊同游」為主題的生態旅遊)來增加經濟收益,以減低對漁業的衝擊。最早發展這項事業的是澳洲,1993 年在尼加魯水域成立海洋公園,屬於澳洲海外領地的聖誕島也開始發展鯨鯊相關的觀光事業,每逢珊瑚礁產卵前後,鯨鯊就會聚集;台灣也須找出類似的規律,藉以發展生態旅遊。
根據澎湖當地老漁民訪談,以前都可看到長10公尺的鯨鯊,捕撈壓力曾使得數量減少;2008年至今,感覺族群數又回復了。
研究人員在澎湖一帶以定置網進行鯨鯊標誌放流,在相同的定置網捕捉到相同的個體,懷疑鯨鯊有固定洄游路線。經描繪洄游路徑,鯨鯊似乎在菲律賓到澎湖之間來來去去。菲律賓在禁捕鯨鯊的之際,也於東索地區發展鯨鯊生態旅遊;禁捕鯨鯊,讓其得以洄游於兩地之間。
這也顯示僅靠單一國家的保育及管理是不夠的。莊守正指出,鯨鯊屬於跨國界洄游物種,國際合作相當重要,以烏魚為例,即使台灣不抓,但其他國家繼續捕撈,禁捕就變得只是為其他國家增加漁產。
根據研究,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鯨鯊往北會洄游至台灣、南韓、日本,往南會出現在中國、菲律賓海域。莊守正研究團隊正透過與中研院分子生物學家合作,逐步釐清這些鯨鯊是否為同一家族。
鯨鯊知識充電站(資料來源:莊守正教授研究團隊)
※ 鯨鯊的學名是 Rhincodon typus,在1828年由一位叫安德魯‧史密斯(Andrew Smith)的學者所命名。當時的標本來自南非,是經由鏢刺所捕獲的。
※ 2000年,鯨鯊就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入紅皮書中,屬於易受傷害的物種。
※ 馬爾地夫是最早針對鯨鯊進行全面保護的國家,在 1995 年就公告禁捕鯨鯊。
※ 2000年,鯨鯊就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入紅皮書中,屬於易受傷害的物種。
※ 馬爾地夫是最早針對鯨鯊進行全面保護的國家,在 1995 年就公告禁捕鯨鯊。
Q.鯨鯊一次可以生 300 尾小鯨鯊,又可以活那麼久,為何還需要保護牠?
A首先,鯨鯊在所有鯊魚中的確是產仔數最多的,但是,牠多久會生產一次還是個問號。再者,由於鯨鯊是濾食性動物,沒有強壯的下顎和銳利的牙齒,在險惡的海洋環境中等於少了重要的「自衛武器」,因此小鯨鯊出生後,便會面臨大型物種如旗魚、海豚、虎鯨,還有其他鯊魚,甚至是海龜的威脅。最後,雖然鯨鯊可以活很久,卻長得很慢,常常還沒長大到可以繁衍下一代時,便被捕獲上岸或因誤捕而死亡。
Q.鯨鯊是胎生或卵生?
A1995年,在台東外海捕獲了一尾長10.6公尺,體重16公噸的鯨鯊雌魚,牠的腹中懷有超過300尾的胎仔,其中有些還包覆在卵殼中,有些卵殼則是空的,顯示這尾雌魚可能正處於產仔的階段,由此確立鯨鯊卵胎生的生殖模式。在此之前,一直認為鯨鯊屬於卵生。
鯨鯊研究為保育貢獻心力
全世界都意識到鯨鯊保護的重要性,而決定鯨鯊保育地位的關鍵,台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研究成果,促使了2002年,華盛頓公約組織在智利舉辦的第12屆簽約國大會,將鯨鯊列為附錄Ⅱ物種。
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表示,台灣從2001年開始,逐步推動相關研究保育措施,從2002年第一隻標誌放流的鯨鯊,至今已有404隻標誌放流的個體;其中48隻是衛星標,其中陸陸續續傳送20隻衛星標資料,雄性個體又多於雌性
2011年漁業署與民間團體合作,募集衛星標識籤,5年內募集100支,目前民間募集到7支,由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贊助2支,北太平洋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贊助5支。蔡日耀說,衛星標效果很好,但造價昂貴,每支約20-30萬台幣,需要民間團體贊助。台灣鯨鯊保育成效,獲得國際社會肯定,由ISC的贊助可見。
莊守正表示,台灣在鯨鯊研究保育在國際間受肯定,來自政府的支持。國內能對單一物種提供豐沛資源進行長期研究,鯨鯊應該是特例;即便如此,鯨鯊的研究調查資源仍十分吃緊,需靠民間團體的支持贊助,在國外也是由相關的保育團體進行募款支持。
今年7月發生海生館為展示教育圈養的鯨鯊野放失敗案例,漁業署正進行「申請鯨鯊做為教學或科學研究之蓄養及蓄養後放流審查原則」草擬。蔡日耀說,物種若不研究,沒有資料對後代子孫反而不利,沒有資料傳承,在公告禁止捕撈之外,規定教育以及科學研究之需,仍可利用,因此擬定審查標準草案,尚未公告。
莊守正則指出,任何有心要圈養鯨鯊作為展示教育或科學研究單位,都得回答兩個問題:如何照顧?進行/提供那些研究?努力說服社會大眾能夠信服。
台灣自2006年就有「鯊魚國家行動計畫」(NPOA-Sharks),2012年「全魚上岸」正式上路,朝向「鯊魚全魚利用及鰭不離身」的目標,為亞洲國家鯊魚漁業資源管理先鋒。國內重要的鯨鯊研究單位,當屬成立2011年的台灣海洋大學「鯊魚永續研究中心」。研究目標包括,鯊魚漁獲種類及數量的掌握、鯨鯊(鯊魚)漁業生物學及生態學資料的蒐集及研究、鯨鯊(鯊魚)生態旅遊評估、國際交流與兩岸合作以及公眾教育及保育宣導。
台灣鯨鯊研究保育簡史(資料來源:莊守正教授研究團隊)
台灣地區自1996至2000年平均每年的漁獲尾數約略為85尾,2001年漁獲尾數為89尾。在這之前,曾有年捕獲300尾的紀錄,顯見鯨鯊族群消失速度不容忽視。
1996年,台灣的研究團隊在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台北分會(TRAFFIC Taipei)的經費支援之下,開始進行當地漁獲資料的蒐集。
2001年,台灣漁業主管當局開始委託學界進行鯨鯊全面漁獲情形的調查,並進行鯨鯊標識放流人造衛星追蹤的相關研究,同時召集產官學三方組成鯊魚保育管理小組。
2001年7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鯨鯊漁獲通報制度。
2002年7月起實施鯨鯊總捕獲量管制,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是80尾,
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是120 尾,
2005年是65尾,限制最小漁獲體長是4公尺。
2006 年是60尾。
2007年則是30尾,禁止鏢刺漁業漁獲鯨鯊。
2008 年起全面禁止捕撈、販賣、持有及進出口鯨鯊。為供國內教學或科學研究用,經報農委會漁業署核准者,不在此限;所有被定置網所誤捕的個體,全數交由學術研究單位進行標識放流。
2002年7月起實施鯨鯊總捕獲量管制,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是80尾,
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是120 尾,
2005年是65尾,限制最小漁獲體長是4公尺。
2006 年是60尾。
2007年則是30尾,禁止鏢刺漁業漁獲鯨鯊。
2008 年起全面禁止捕撈、販賣、持有及進出口鯨鯊。為供國內教學或科學研究用,經報農委會漁業署核准者,不在此限;所有被定置網所誤捕的個體,全數交由學術研究單位進行標識放流。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