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國內植物標本典藏重鎮之一——台大植物標本館已成立80多年,收藏28萬份植物標本,每份標本都凝結了時空資訊,有待後人解讀運用。
去(2013)年展示館重新開幕,開放民眾參觀,並提供偏鄉學校生命科學教材教具,讓標本功能更上層樓。
歲月倏忽過 標本永印記
去年展示館開館選在12月27日這一天,正是85年前(1929年)標本館開館日,只是物換星移,賦予標本館不同的使命。
走入標本館,第一眼就看到入門意象,由志工巧思以種子做成的「TAI」匾牌,TAI是台大植物博物館的國際代碼,肩負著研究、教學、典藏以及展示的任務。
TAI目前收集了28萬份植物標本,約涵蓋台灣80%以上已知植物種類,其中更包含1000多份模式標本,是全台灣模式標本最多之處,研究植物絕不可忽視此處。標本收藏在櫃中,每一疊都是一個種,1937年的標本仍完好如初。
入門左轉即為展示室。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胡哲明解說著空間設計,此處原本是教授研究室,改為展示室後,仍保留原來的一磚一木,以及凝結的學術氣息,幾座從各地收集來的古董原木櫃,更襯托歲月留下的獨特印記。
展示室內陳列著各種標本,除了傳統壓平在固定大小紙張上的標本,還有浸液標本以及這幾年來發展的冷凍乾燥標本。前者以玻璃罐裝浸泡在福馬林內,後者則呈現植物果實完整的型態。
館藏的28萬份標本包含多少科、屬、種仍未知,這11、12年間,數位典藏技術成熟,已將14萬份重要的植物標本掃描到電腦,在網路上都查得到。而標本館也展示一部分已掃描到電腦的標本,重新列印專櫃展示,幾可亂真,有待參觀者仔細發掘差異。
特展紀念先人 民族植物考驗親子智慧
除了常設展,還有不定期特展。第一次特展主題選的是博物館第一任館長工藤祐舜展,這位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植物研究學者,一生累計發表上百種新種,著作等身。身後其採集標本、著作、手稿全數捐給台大。
特展中,展出他親手抄寫的筆記,細細描繪的植物型態,一生雖短促,卻留下重要資產。
展示室營造出有歷史意涵及舒服的感受,另一頭的民族植物室則是一處連孩子也喜愛的空間。館方活用期刊櫃,在每扇可以打開的櫃門貼上植物名稱,打開之後,是各種由植物製作而成的用具。
還記得古早農人巡田防雨的棕蓑衣,來自哪一種植物嗎?或者那些植物可以造紙?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親子在此空間大挑戰,看看誰先猜到植物利用的方式。
胡哲明說,民俗植物收集來自各地植物利用的方式,讓參觀者了解人類歷史長久以來發展出來的常民智慧,比起充滿塑料用品的現代社會更有永續概念。
標本出走 偏鄉學習無落差
展示室一處小空間,放著十幾個行李箱,和標本館有甚麼關係呢?原來此處是台大生命科學院「行動展示盒」的基地,由台大師生針對5~7年級學生,發展生命科學課程,透過一只行李箱、讓標本走遍台灣。
胡哲明說,目前相關的課程,70%為多媒體教材;行動展示盒則藉由標本,讓學生得以接觸實物。原先設計以提供偏鄉教學為主,減少城鄉差距,推出後反應良好,十幾個行李箱這學期都排滿行程。學校透過申請,只需負擔郵資,館方就會將行李箱寄到學校。
每個行李箱都有一個主題,以植物或動物標本設計,例如麵包樹的認識與應用、骨頭的故事等,並已設計數個相關教學課程,每個教案教學時間約30~50分鐘不等,提供學生延伸學習機會。這類活用標本的課程設計,國外標本館早有先例,賦予標本時代任務。
標本館的運作,歸功於龐大的志工群,協助處理標本、縫製以及貼標籤,開館之後,志工還擔任起解說任務。
凝結時空的膠囊
胡哲明表示,台灣屬於單位面積物種高的國家,已知植物種類高達4000多種,1/4是特有種,約1000種,其中一半屬於高山植物,特有種往往和海拔成正比。海拔3000公尺上,不乏早於台灣島本身的孑遺植物。
植物標本將物種所處的時空凍結在瞬間,提供後人了解其時空背景與變異性。「植物標本等於是告訴我們時空背景的資料以及變異性。」胡哲明解釋,即便是同一種,台北採的和屏東採集的,會有一些不同,提供了空間訊息。
植物標本更提供了時間、歷史探討的資料,例如1900年採集的物種,為何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台灣研究時間較短,難以察覺其重要性,前幾年國外即有相關報導,他們比對了150年來的植物資料,從中發現全球暖化相關的線索。
「資料的累加,可以讓我們了解土地上的植物狀況,例如,有些種雖然普遍,但若只是採集幾個區域,仍不足以全面了解族群狀況。」胡哲明表示,採標本同時也在記錄物候,這些若未好好典藏起來,可能連台灣植物相都搞不清楚。
植物研究未知的空白
台灣雖然累積數十萬分植物標本,但仍有20%的區域植物資料是處於接近空白的。胡哲明說,若將台灣畫成10X10平方公里的網格,再標示已有植物標本的區域,發現網格中超過100筆資料的,也不過佔80%;也就是說,台灣有20%的地區,植物標本的採集是很少的;有些地區,例如南澳或中央山脈仍有地區,完全沒有植物採集資料。
沒有人採集,當地到底有何資料,也就無法得知,台灣仍有許多研究空白有待填補。
透過交換標本的功能,標本研究不再侷限於台灣本地,使得不同國外學者得以進行不同國家物種的比對。例如有些物種從喜馬拉雅山到台灣都有,研究者可以選擇一路採集,但是標本館提供了凝結時空的資料,對於物種變異性的掌握,以及相同的物種在不同國家的命名以及利用的狀況更快速確實。
台灣植物資源之開拓史(資料來源:台大植物標本館網站)
第一階段為英人開拓時期(1854-1892年):代表人物A. Henry,來台採集共40年,發表的台灣植物目錄,計1429種。
第二階段為日人開發時期(1895-1945):代表人物早田文藏,命名528種植物,整理植物目錄2000多種;日治時代對植物的整理更達到3900種。
第三階段國人研究時期(1945-1980):以「台灣植物誌」編篡為代表,第一版完成於1975-1979,記述4601種分類群,提供了充實性植物誌之藍本;1993年,黃增泉等學者開始編撰第二版植物誌,至2003年已全數出版完成。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