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國NGOs環境會議系列報導
2010年4月19日台中訊,廖靜蕙報導
全球暖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全國NGOs環境會議「永續發展-談生物多樣性維護」討論會上,學者專家便以河川洪氾、珊瑚礁以及白海豚保育來檢視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以及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以十年來環境資訊電子報十大環境新聞分析民眾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的認知,他提到未來遏止森林砍伐與退化、保護熱帶珊瑚礁、拯救保存全球漁業、避免生態系統退化是最迫切的議題。
在實際行動面,他建議要有綠色思維,政策制度也須將生態環境納入考量才能因應全球變遷的新局。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以八八水災後屏東縣林邊鄉河氾為例,說明不當的工程,不但浪費公帑,改變自然樣貌,更不斷造成災害。林邊溪即因河堤使得河道被擠壓,導致年年氾濫成災。再加上大規模養殖,超抽地下水,尤其是受壓含水層,導致嚴重的地層下陷。他建議「師法自然」,即讓林邊溪恢復上游的洪氾區,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
南部穩定水源計畫以500億預算通過,洪輝祥說,政客賺了很多災難財,災後是讓既得利益者有理由搶預算。
在原住民保留地提供補償禁止伐木,原住民是願意留住林木的。林木涵養水分的功能很強,但工程永續,讓台灣的森林逐步消失退化中。
魚類也是野生動物
台灣因為將魚類列為野生動物保育對象,以致於魚類大量消失,導致海洋保育落後陸上30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談到海洋多樣性危機時,除了提到台灣的現況,也說明了二氧化碳增加使得海洋酸化,造成了1999年珊瑚白化,而珊瑚礁是海洋重要的生物指標,聯合國因此成立全球變遷小組,全面進行珊瑚礁總體檢。
除了海洋酸化使得有殼動物被溶解,全球過魚的現象,更使得海洋生態病入膏肓。
因應之策則包括吃對魚,例如食用非以肉魚養殖的魚類、少吃魚以及設置海洋保護區。熱愛潛水、海底生物的鄭明修見證了台灣西海岸的水質一年比一年差,並且尚未看到停損點,海洋創傷已無法估計。
台灣海洋教育無論在教育或立法上都太慢了。除了海洋教育、立法及執法之外,還有經濟層面,應該將珊瑚礁的好壞講出來,它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對經濟的影響。台灣一直在變動中,找不到路,而八八水災其實就是河川要回它的領域。
董景生也說,在台灣很諷刺,當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證實暖化造成珊瑚大量白化時,漁業署卻在地方團體壓力下,開放捕撈珊瑚。
「吃對魚」很重要
荒野保護協會賴欣蓉提到,台灣是否也能如國外發展「海鮮認證卡」,讓民眾選擇魚類食物時能有判斷的依據。台灣盛行「鮪魚季」,帶動觀光產業,如何讓這個觀光季轉型成為環境永續呢?
對此,鄭明修表示溫帶國家推比較容易是因為魚種類比較不多;但台灣的魚類有上千種,可食用也有幾百種。要吃對魚,就是想魚是怎麼來的,即使是養殖魚類也有一些爭議,如抗生素、生長激素。現在歐美國家都要大家吃野生鮭魚,因為養殖鮭魚的過程產生很多甲烷,造成河川的污染。
吃對魚還有一個概念,即不該將任何自然資源變成全球化商品,到處都買得到。而台灣各種魚季,如「翻車魚」、「黑鮪魚」,都顯示海洋的悲哀。大量移除某種魚種,都影響海洋生態平衡。日本海域水母增多,就是因為吃水母的魚、綠蠵龜都被移除了。
媽祖信仰大 也是白海豚保育策略
媽祖魚保育聯盟志工陳秉亨提到,最近民間信仰媽祖遶境正在進行中,隊伍中也包括台灣特有種台灣白海豚花燈。他說媽祖信仰強大,老阿嬤看到寫有「媽祖」魚的白海豚花燈也拜起來了。台灣西部沿岸的近海魚種中華白海豚據估計只剩下40-102隻,牠主要的食物來自河口生物。目測的白海豚個個顯瘦,顯示河口魚類資源匱乏,也是台灣河口生態的警訊。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呼籲大家關心白海豚議題,他提到4月9日參加白海豚公聽會,林務局官員居然說,現在有100隻白海豚,是否能容忍降到80隻,並且也能開發。他感慨地說,台灣最優秀的人才都去當醫師了,卻無法研發治療國家愚蠢的藥物。
Gaga之路 回到人的本質
中研院動物所研究員劉小如指出,人類消費「寶石珊瑚」和消費寶石、檜木地板雕刻、高山水果等一樣,都是為了享受,不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她再度以泰雅族人所說的「gaga」,回到人的本質來反省,到底哪些東西是真正需要。以台灣這樣的氣候條件,根本不需要皮毛的衣服,而世界很多國家人民都不皮草,有名的設計師也不會使用皮草,而是人造材質。是否也該唾棄傷害珊瑚礁的行為。
她說,多年前在美國柏克萊大學曾聽到學生說「我一點都不擔心地球,地球會永遠存在」。的確,守護環境是為了人類自身,人無論站在哪個立場,都無法豁免在這塊土地外,盡量大家聯手一起努力才會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