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神明落難?保德宮拆遷 凱達格蘭族人攔阻未果

文化學者:盼十信高中與文化資產共存
2010年10月1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保德宮最後身影。
台北市保德宮,為凱達格蘭北投社的文化景觀,但因涉及十信高中產權糾紛,2004年11月經高等法院判決定讞需拆屋還地,經多次協商未果,13日上午強制拆除。十信高中委任律師、法院、北市府文化局代表以及當地民眾共同見證拆遷的過程,而保德宮前途未卜,文化資產未被善待,也突顯了平埔族在中華民國的困境。
爭端:無產權 凱達格蘭文化景觀落難
世居北投一帶之凱達格蘭族,因漢化極深,所剩文化資產有限,幾近消失。2008年5月台北市政府將保德宮、番仔厝、番仔溝及長老教會北投教堂4處登錄為凱達格蘭北投社的文化景觀。其中,保德宮因所在的位置是十信高中的體育場預定地,焦姓持有人不斷索討此地;而當年十信高中負責人蔡氏家族僅以口頭答應,並沒有文件簽署,經過多年法律訴訟敗訴,而被迫拆除還地。
13日拆遷現場,台北市文化局二科科長鄧文宗也到場,他說,市府立場不宜介入私人產權糾紛,但為確保列為文化景觀標的物之石刻土地公、池府王爺等神像獲得妥善搬遷及保存,前來關心。他也說,文化局認為廟宇是近年才蓋的,建築本身並沒有歷史價值。而文化局承諾協助搬遷,本來打算讓廟宇遷往馬路旁的綠地重建,但是因為是公園用地而無法進行。
神像隨著保德宮拆除,不知何從。保德宮是凱達格蘭人受漢人影響之信仰體系。宮內供奉之池府王爺千歲之沈香雕像原為大陸神祇。原尊150年前漂流至貴子坑上游平埔族北投社頂社境內,經平埔族民護駕供祀,成為庇祐原住民之神佛,俗稱番仔王爺。早年據稱池府王爺千歲只有番仔厝的平埔族人可以祭拜,後因番仔厝內無其他祠廟且池府王爺相當靈驗,因此協議建廟供全庄人祭拜。(以上資料部分引用自台北市文化局網站)
宮中除供奉池府王爺千歲外,還有平埔族民供拜之原土地公石雕像(青斗石刻製,背部刻有平埔社,右手持如意,左手持杖)。在現場協助的信眾潘先生是凱達格蘭族人,他提到廟內的土地公石雕像已有300年歷史,其他的神像也都有7、80年歷史。從小看到的土地公神像都烏漆漆的,也不知道背後題字,是在17年前到北港朝天宮,不小心掉到天公爐,燒的紅透,才發現背後有「平埔社」字樣,證實是原住民祭拜的土地公。
妥協:廟宇手工拆除 十信工商提供補償
里長鄭國華面對拆除事實,感慨萬分,難掩不捨情感。10幾位男女信眾期待事件仍有轉圜而到場關切,里長鄭國華希望十信工商給廟方多一點時間安排神像再拆遷。鄭國華曾說,北投保德宮多年來已是當地居民信仰中心,也具傳承平埔族文化的歷史意義。
然而十信高中方面仍堅持拆遷,使得場面一度緊繃,信眾難掩不捨情緒激動推擠。最後決定先將神像移到隔壁番仔溝上的鐵皮屋前的空地,此地為公共用地;廟宇部分則盡量以保留原狀、手工方式方式拆除。十信工商此時同意提供20萬元的搬遷補償。
北市原民會:平埔族未獲正名 難以介入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針對保德宮一事表示,「保德宮雖可作為平埔族文化變遷的見證說明,惟池府王爺為漢民族文化所有,其所保存之文物及祭祀信仰行為,或可說明早期平埔族人對漢人信仰文化的參考,而是否因此得以證明其為平埔族人之物質與精神,仍應具有力之考據。」又說,「本會主管原住民族事務,所界定原住民為已正名之14個原住民族」。
專家:學校為何不能與廟宇共存?
深具原、漢信仰交流意涵、平埔族文化載體的保德宮,拆除之後,不知何時能在重建。文史工作者台北大學碩士班學生林芬郁說,保德宮建築物雖非古蹟或歷史建物,但卻是凱達格蘭族之「文化載體」。地理環境保有平埔族傳說,北投社文化景觀是台北市極少數仍保有完整部落痕跡、完整地名以及清晰的文化與歷史脈絡之區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也認為台北市政府應將整個北投社之分布範圍,依據傳說、神話及文化傳統劃設凱達格蘭傳統領域。
保德宮因凱達格蘭族身分未被認定,而未受法律保護。劉益昌對此表示,「原住民族權的身分無關乎政府認定與否」。他說,這塊土地本來就屬於北投社的,「國家對原住民認知有盲點。中華民國才100年歷史,凱達格蘭族早在2000年即存在這塊土地了。」但北投社卻因身分認定而未受《文化資產保護法》保護。
此外,他也提出,廟宇為何不能與學校並存?學校為何不能有其他的文化資產?如果不能尊重文化,硬要以法律來決定,是件很可悲的事情。
對於現行法令不利於平埔族畫設傳統領域,劉益昌表示「文化局應出面主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