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昨(7)日來自苗栗縣當地保育團體、研究人員以及立委召開記者會,認為環評過程有瑕疵,業者環說書記載不實,要求苗栗縣政府撤銷開發許可、立即停工,為台灣唯一貓科保育類動物石虎留活路。
苗栗石虎之都 若不保育無處可去
苗栗地區的石虎族群維繫,對台灣石虎族群存續是首要工作,也具淺山生態系及瀕危物種保育的指標性意義。然而,淺山生態系也是人為開發最嚴重的地區,陳美汀指出,石虎族群數正急遽縮小,顯示保育的迫切性。
根據調查,十班坑內不但存在石虎,而且可能已建立族群,不但是重要棲地,更不容損失。陳美汀說,石虎的棲地不能再遭破壞,並應就此地因公路切割的孤島效應,提出對策,包括動物涵洞、廊道等。
當地有石虎 民眾都知道
幾位研究人員表示,當地務農的居民曾表示看過石虎、白鼻心等野生動物。民進黨立法委員吳宜臻表示,既然2005年早已確知有石虎存在,當地民眾也都知道,質疑2009年召開的環評會議難道不知情,是否涉及故意隱匿或造假。
洪維鋒以「太古原貓」來形容石虎的珍貴,當世界各國都已「豹貓」或「山貓」來稱呼石虎,只有台灣以虎稱之,可見昔時台灣社會對石虎的珍愛。日本1965年發現命名的西表山貓,也成了當地的象徵,不但積極保育,更成為旅遊觀光的資產,石虎也能成為苗栗的觀光大使。石虎是世代子孫的公共財,「再怎麼野蠻也不可以殘忍的對待後代子孫」,他懇切的拜託苗栗縣政府留石虎生路,立即停工,重啟環評;也請社會大眾關心石虎保育。
若不停工環評法救不了石虎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說,石虎是陸地上的白海豚,面臨存亡危機。全球關注生物多樣性增加,是因為物種多樣性是環境的安全網,安全網越堅固,對人類越安全,否則就會斷裂。十班坑這塊土地原可容納3公3母的石虎族群,可能因為棲地破壞而剩下2公2母,族群一旦難以建立,將走向滅絕之路。
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將評估是否將國有林班地納入或另設一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林務局已於6月13至今發出3次公文給苗栗縣環保局,要求重啟環評,7月26日公文也表示此地為石虎棲地,要求工程停工,並已將副本知會環保署。
救石虎 關鍵在苗縣府
依據《環境影響評估法》第6條,業者必須說明開發行為可能對環境之重大影響以及未提出環境保護對策、替代方案。吳宜臻要求環保署應善盡督導責任,要求苗栗縣政府做出立即停工處分,並要求廠商重啟環評;環保署更應該對下級機關作出不當的環評審查結果,進行行政查處。
環保署綜計處環評科科長顏旭明表示,依據環評法第18條,若有影響需提因應對策,對於環評過程已請苗縣府澄清,並組成監督小組。至於停工與否則須由核准機關,也就是苗栗縣政府決定。環保署也將於一週內行文苗栗縣政府釐清事實,若確認生態調查故意隱匿石虎等野生動物,相關單位將依環評法第20條論處,屆時恐有刑事責任。
「殯葬園區為了埋葬過往者讓石虎滅亡,死者能安息嗎?造這麼大的孽,安葬在此地的死者永生不得安寧」,田秋堇拜託苗栗縣長劉政鴻高抬貴手,盡速停工,千萬不要因此加緊開發,也要求環保署現勘,否則救不了石虎。
研究人員表示,一旦動工,石虎可能就避開此地,等於限縮石虎棲地。吳宜臻表示,此案雖可進行公民訴願,不過訴願期間仍無法要求業者停工。兩位立委雖已進行法律研商,但停工的關鍵仍在苗栗縣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