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灣是鵝鑾鼻半島沿岸地區,3個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態保護區中,以海岸林為主要保護對象之生態保護區;位於船帆石東南方約1公里,地形上呈現西北東南走向,全區被台 26線公路分割成2個區段,裡頭尚保存著珍貴的海岸原生林及大型高位珊瑚礁岩,和著名的香蕉灣湧泉。
為了尋訪孕育出蟹類多樣性的原始海岸林以及水源深處,微雨時節走訪恆春半島的香蕉灣湧泉,在台26線香蕉灣由公路東邊轉入產業道路,沿路是農田,早春季節,農地上殘留著落葉劑施用後的枯黃景象,菱角早已採收完畢,沿路仍遺留菱角實;農地上疏疏落落種著玉米、蔬菜等作物,載著農藥的貨卡停在路邊,雖然往海的方向國家公園劃設為生態保護區,但上游卻有農藥施用,令人感到好不突兀。
從紅藻球到高位珊瑚礁岩
紅藻球越滾越大而後成為一個大而穩定的石頭,此時珊瑚就會長上去,慢慢累積成礁,其上則形成樹林。穿越農地,越往山裡走、越靠近源頭處,海岸林相越完整,邱郁文指著林中的一塊隆起的珊瑚礁說,珊瑚礁是有孔隙的會儲水,下雨之後,孔隙就會增加重力往下延伸,碰到黏土層附著其上,形成高位珊瑚礁岩,從山上下來潔淨的水就從這些地方泉湧而出。
老熟海岸林充滿魔幻魅力
香蕉灣是目前台灣唯一保持較完整的海岸林,全區面積雖然不大,但組成份子卻十分複雜,根據墾丁國家公園記載,長約1.5公里的熱帶林,面積約2公頃,共有178種熱帶林木,高等維管束植物即多達70科約200餘種。
既然香蕉灣以保護海岸林為主,即表示其豐富多樣性不容忽視。由海岸高潮線以上之珊瑚礁灌叢至內陸方向之森林,大略可分為臨海珊瑚礁、砂地草本、臨海灌木以及海岸林等4個植物帶。
如此完整多樣的海岸林,就是保護水源的祕方,並能減緩極端氣候表現。邱郁文解釋,若維持樹林的樣子,從海面上飽含海水的海風吹向陸地,因為土地與海的比熱不同,溫差形成了水氣、露水,在有如密閉的森林裡滴落滲透到土地,儲存為地下水,源源不絕。反之,如果樹林被砍,不但影響陸蟹生存,水氣無法結露,陽光直接照射到土地,將水就往上蒸發,未能被土地充分吸收便蒸發到天空,又立即降下來,而形成暴雨卻又乾旱的氣候。
「這片雨林在迎風面,又有珊瑚礁這種孔隙的地形,把水涵養得非常的好,下面又與所謂的不透水層交界,才能把湧泉帶出來」邱郁文表示。
遍布陸蟹
「墾管處每年辦護陸蟹過馬路就是因為從公路以東就有水脈延伸到公路以西的保護區,保護區的水源是在公路以東,反而這一塊沒有保護。」邱郁文說,這一區陸蟹很多,卻是一般管制區。
蟹類雖起源於海洋,陸蟹卻能發展出適應陸地生活的習性。每年農曆7至9月的月圓前後是陸蟹繁殖季節,抱卵母蟹會在大潮來臨時趕到海岸線,將即將孵化的卵粒釋放於海洋中,孵化後的陸蟹幼蟲再經歷浮游,返回海岸林,年復一年重複著這個節奏。連續幾年墾管處為此,在香蕉灣長度約2公里的路段封閉縮減1個車道方式,讓母蟹能平安過馬路產卵。
台灣的陸蟹主要為地蟹科、相手蟹科與方蟹科種類。香蕉灣海岸林記錄到的陸蟹高達5科24種,為世界上同類型棲地之冠。其中的樹蟹全世界只在墾丁發現。
鼓勵無毒生產明智利用
這天雖是微雨的天氣,早幾日墾丁都是飄著雨,雨後附近山坡草地上遍生著「雨來菇」,其實是一種陸生可食性藍綠藻,因為剔透發亮像淚珠,又稱「情人的眼淚」,鮮脆好吃,也是墾丁當地餐廳的招牌菜。剛採集整車「情人的眼淚」,一對夫妻在「陸蟹減速慢行」的號誌旁的溝渠清洗著,正顯示了在地智慧,潔淨的湧泉是最好的清潔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