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在風和日麗平常的日子,大量蜜蜂無端的失蹤或死亡,震驚全球蜂農與科學家,「蜂群崩解症候群(CCD,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因應而生,全球科學家急於找出問題及解方,農藥、蜂蟹螨、基改作物、過勞等因素構築出蜜蜂勞碌終至崩解的生命。
有別過去幾部國外蜜蜂紀錄片,單純探討CCD的成因,此片則從公共衛生、慣性農業及食品安全的角度切入,串聯蜜蜂與人類處境的相似處。
影片中從農藥與人類日常生活的切身相關出發,不僅危害到這一代,還可能會隨著孕婦飲食,進入到肚子裡的寶寶,影響下一代。
製作團隊希望透過「蜂狂」影片,喚醒觀眾正視農藥議題,也提供一個思考的機會,破除食物品牌、蔬果美觀等迷思,主張飲食自主權,吃得健康,照顧自然環境,才能得以永續生存。
「蜂狂」由公視國際團隊與曾以「白馬村」紀錄片獲美國艾美獎與皮博迪紀錄片大獎肯定的日裔美籍導演鄉有人(Al Go)合作、從籌備到製作完成花了兩年時間。
片中包括紀錄了台大教授楊恩誠獨創的蜜蜂刺青辨識系統,是目前追蹤蜜蜂動態的先驅;哈佛大學教授呂陳生的研究,了解農藥對蜜蜂的代謝能力的影響;宜蘭大學學者陳裕文長期接觸蜂農,持續執行田野調查以及主持多項有機農藥實驗。
此外本片也透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Brenda,說明了長期使用農藥與生長過程產生突變與過動症的關係;從台大兒童心智科醫師高淑芬的臨床研究中,找尋蛛絲馬跡。另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Hayes說明,農藥污染河川如何改變青蛙的繁殖行為。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