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在日月潭畔務農的年輕農夫王順瑜,多年來復育水社柳有成,最近期以景觀生態復育方式,推向全國各公園池畔,首站即與台北市政府攜手,落腳士林官邸生態園區。
前天(11日)台北市工務局於生態池畔種下一公一母的水社柳,以及台灣蕨類教父郭城孟細心研究、復育的水社擬茀蕨,作為台灣濕地特有種復育的起點。
棄獸醫身分,自掏腰包做復育
水社柳以及水社擬茀蕨這兩種以日月潭地名命名的植物,曾是台灣常見濕地物種,隨著棲地消失,竟成稀有種。8年前,年輕農夫王順瑜,放棄獸醫身份回鄉務農,有感於兒時常見的水社柳,因開發大量砍伐而瀕危,因此積極尋思復育方法,不惜自掏腰包做復育,過程愈挫愈勇。
一開始王順瑜找到8棵水社柳公樹,先以扦插方式無性繁殖,第一次種存活率相當低,後來經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人員指導,才種植成功。經過向當地友善土地的農民推廣,種水社柳當隔離帶,逐漸帶動復育的契機。幾年前在台灣溼地聯盟邱錦和先生介紹,得以在宜蘭雙連埤找到母苗,更進一步留種、保留基因多樣性。
王順瑜說,水社柳是重要的食草以及蜜源植物,可吸引昆蟲前來,營造棲地以及帶動一連串生態系。他希望將水社柳種回全台灣,透過公園、溼地復育,營造有如歐盟城市綠洲的「生態跳島」,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台灣。
王順瑜希望這項計畫能有企業願意認養,推廣到各地公園濕地。
人為破壞致棲地消失,保育尚待努力
另一種同樣以日月潭命名的台灣特有種水社擬茀蕨,則在台大植物標本館館長郭城孟研究下,開啟復育之路。
水社擬茀蕨只要有水、有土、有陽光就能活,除了濕地,屋頂綠化也很適合。郭城孟說,水社擬茀蕨曾是日月潭非常重要的特色,因為生長地沼澤、濕地,被認為無用之地,常遭填平開發;1934年日月潭壩體完成後,水社擬茀蕨即已難以尋覓,一度以為消失;直到1990年代曾於台東、花蓮找到,隨後也消失;2000年屏東牡丹鄉的一塊約20X40平方公尺大的濕地,為目前野外僅存,但也逐漸遭到破壞;台大在郭城孟努力下,保有一小塊地當種原庫。
郭城孟指出,人為破壞造成濕地消失,是水社柳以及水社擬茀蕨消失的主因,兩種植物從常見變稀有,透漏出台灣濕地減少的速度,也代表濕地能提供的調節氣候、淨化水質等生態服務消失;保育、復育有待民間覺醒。
透過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捐贈,水社柳、水社擬茀蕨已種植於士林官邸生態園內,台北市政府工程局長張培義說,生態概念逐漸受到重視,未來公園將朝向生態公園方向努力;期待市民走訪士林官邸之際,能一訪這兩種植物,藉由認識關懷,進而為保育付出行動。
水社柳Salix kusanoi
性狀:半落葉性小喬木。幼嫩小枝條及葉背有白色細毛,頂芽紅褐色,橢圓心形。葉為卵至長橢圓狀披針形,葉先端呈銳形,葉基為圓至心形並有耳狀腺體,葉緣為細鋸齒緣,稀全緣。花序為葇荑花序。
開花期:冬季。為重要的蜜源植物,吸引蜜蜂蝴蝶。
果熟期:春季至夏初。
果熟期:春季至夏初。
水社柳為少數可以在沼澤及溼地生長的樹木之一,而且是柳屬中唯一可以完全在水域上生存的物種,在全水域的環境下,水社柳會發展出極為發達且複雜的根系,可以抓附水岸邊的砂土,是少見優良的淡水固岸護土植物之一。(資料來源:日月潭農產運銷合作社)
楊柳科柳屬的常綠落葉性喬木,台灣原生特有種。主要分布在台灣南投、宜蘭、屏東低海拔至1500公尺以下山區之濕地及池塘。水社柳由於其育地狹隘且極度稀有,野外成熟個體逐漸減少而被林務局評估為「瀕臨絕滅」(Endangered)。(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水社擬茀蕨 Phymatosorus longissimus
性狀:根莖長橫走,徑不及0.5公分,鱗片寬披針型,鱗片尖端不緊貼於根莖上;遠軸葉脈隱沒在葉肉中,呈淺綠色,不明顯可見。和海岸擬茀蕨不同的是,水社擬茀蕨的葉柄及葉軸均為綠色。
1916年日本植物分類學家早田文藏博士,在水社湖(今日月潭)中的浮島上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蕨類植物,早田博士就以發現地將它命名為水社水龍骨,後來在台灣植物誌中更名為水社擬茀蕨。
十多年後,在日月潭地區仍然有採集紀錄,但隨著人類開發所造成環境的改變,1934年後日月潭地區就再也沒有這種蕨類植物的蹤跡,之後則是陸續零散地區有少數紀錄。近年來在台灣僅知的野外族群在屏東縣牡丹鄉,由於棲地緊鄰農業耕作區域,如果不再加以保護,本種極有可能再次於台灣消失。(資料來源:台大植物標本館提供,文字部分節錄自《台灣博物》第97期)
【相關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