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由台南鳥會發起的全台水雉大調查,台南地區調查結果出爐,光是計算繁殖成鳥即高達570隻,其中424隻位於官田,再度證明水雉與菱角產業緊密扣連。
幼鳥因存活率低,標準化監測調查之後,圖中只計算繁殖成鳥。(圖片來源: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 |
官田、水雉、菱角的等號關係
7月正是水雉繁殖高峰,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也趁此機會透過公民科學家的力量,展開全台水雉大調查。從7月26日到8月15日展開全台水雉大調查,台南地區則於8月1日結束。
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台南水雉繁殖季,族群數量570隻,比去(2014)年7月422隻顯著增加;其中官田就佔424隻。不過,台南地區原有13個區域曾有水雉的紀錄,目前僅存六甲、麻豆、官田、新營、下營與鹽水還有水雉。
不同於以往,今年透過公民調查的參與,由成大野鳥社、台南荒野、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台南市野鳥學會等民間團體與關心水雉的民眾,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進行,藉此了解水雉棲息的環境與變遷,了解台南地區水雉的族群狀況。
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佳玲表示,透過公民參與的調查,得以了解與實地觀察水雉的生態,也增加公民參與水雉保育環境行動的機會。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郭東輝說,許多農民對於水雉來到他們的菱角田繁殖育雛,言談間有一份驕傲與喜悅,常與調查人員分享著他們與水雉的故事,讓參與此次監測調查的公民感染了這份感動。
調查標準化:拼出國家生物多樣性指標藍圖
另一項不同於以往的做法,則是與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生物多樣性指標研究室」合作,首度以標準化流程進行調查,藉由每年台南地區繁殖季水雉成鳥數量調查,監測成鳥族群趨勢。
生物多樣性指標研究室成立的目的,是整體的反映全台灣生物多樣性狀態與變化趨勢,未來也將與林務局合作,設置生物多樣性指標入口網,彙整全台生物多樣性現況,例如湖泊面積增長、受威脅物種的變化等。
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組長林瑞興表示,水雉屬於瀕危物種名單(Red List),需長期監測族群現況與變化,這次與水雉園區工作人員利用2個月時間制定出水雉繁殖季監測流程標準化(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過去數鳥,不管大小通通算進去,但根據標準調查流程,特生中心建議計算繁殖成鳥,因為當年出生幼鳥存活率偏低、變動程度大、移動模式不明,且可能有遷徙個體等因素,所以應優先掌握繁殖季期間出現於台南地區的成鳥數量。
你也可以──綠色消費助水雉
今年6月由水雉園區與友善大地社會企業共同提出的「陪伴官田濕地、綠色保育永續」專案正式啟動,讓農民安心以不使用化肥、農藥的耕種方式生產,維繫水雉棲地以及台灣珍貴的水田生態系,並將辛苦生產的作物分享給國人。
這項專案不但幫農民賣產品,還將原本回饋給園區的利潤,全數回饋給農民。這些回饋金70%依照農地友善程度給予「友善耕作回饋金」,10%是新人加入的鼓勵金,剩餘的20%作為農民家戶的急難救助金;首月營收可實際回饋農民近5萬元。
郭東輝指出,社會大眾透過消費友善種植的菱角,就能鼓勵農民願意照顧好菱角田與水雉、為保育盡心,期待透過水雉的保育,維護官田的農業文化以及地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