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翡翠水庫保護食蛇龜 維護生態降低淨水成本

2014年6月2日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國內首座以保護食蛇龜為目標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去年10月於翡翠水庫正式公告成立,除了將防堵原生龜盜獵、走私漏洞,為台灣原生龜保留種原;翡管局長劉銘龍指出,目前集水區國際趨勢,強調水質保護結合生態保育,不但讓集水區健康,還能降低淨水成本。
背殼黏上無線電發報器的食蛇龜(圖片來源:林務局)

保護區經管決勝負

「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劃設面積共1,295.93公頃,包括九紀山、火燒樟、後坑子、湳子坑等地,由林務局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單位為羅東林管處;土地權管機關則包括林務局、國產署、翡管局、經濟部水利署水源局。
一般印象以為成立保護區,就可杜絕不法情事、達到保護的目的,其實保護區的經營管理才是致勝關鍵。
平時難得一見的食蛇龜,在翡翠水庫園區內的火燒樟步道,可能就看得見。長期在此地研究監測原生龜的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添喜表示,此地曾為人為開發的果園,經過幾年來保育,族群數逐漸穩定,得以往外擴散。龜蛋最大的威脅來自於蛇,即使如此,仍比人為捕捉來得小。

翡翠水庫食蛇龜棲地2。(圖片來源:林務局)

從火燒樟遙望層疊的九紀山,號稱台北郊山最遠處,一直是登山客挑戰的目標,只是每當網路號召爬九紀山的行程,就會讓駐警繃緊神經,誰也說不準帶來野生物怎樣的衝擊和影響。

加強巡守不縱容違法

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表示,保護區成立後,首要任務在於加強巡查與盜獵查緝,除既有巡查人力每週二次清山活動外,並與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等進行每月至少一次聯合巡查,查緝不法盜獵行為,以確保野生動物棲地安全。
此外,6月將聘用保育員,專職保護區巡查及執行各項保育措施;9月預定完成保護區監視系統之設置,於重要路段進行全天候監控,強力遏止盜獵及其他違規情事;今年翡管局編列331萬經費,並已於3月成立「食蛇龜復育中途之家」,針對未來發現受傷需救治之保育龜類提供暫時休養復育場所,同時也可提供遭盜獵之野生個體回歸自然野放前之馴化棲息地。

好生態節省淨水成本

翡管局局長劉銘龍說,國際水庫集水區管理的趨勢,強調健康的集水區,意指擁有完整豐富的生態系。劃設保護區,保護食蛇龜、柴棺龜及共域野生動、植物及其棲地不受干擾,是將翡翠水庫的生態保育和水質保護結合在一起,足以成為國內其他水庫參考的案例。
翡翠水庫食蛇龜棲地。(圖片來源:林務局)
這個概念,已於美國盛行。美國環保署特別強調健康集水區的觀念,希望各個集水區或水庫管理單位能夠重視集水區生態的管理經營,在此條件下,既可保持原有的水量,也能維護更好的水質,節省下游淨水廠,淨水的成本,也可跟野生物共存。
好水質來自好生態
好水質來自生物多樣性保證。翡翠水庫半年內水質之綜合評估,屬於貧養級良好水質,且放流原水未曾檢測出微囊藻,水質掛保證,與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豐度,互相輝映。
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有多豐富呢?依據調查資料,光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如台灣野山羊、山羌、穿山甲、麝香貓、食蟹獴及翡翠樹蛙,即有30多種;哺乳類野生動物29種、鳥類包括林鵰、魚鷹等69種、兩棲爬蟲類部分,包括兩棲類翡翠樹蛙、台北樹蛙等19種及爬蟲類27種,蝴蝶143種;螢火蟲有15種,集水區內曾記錄淡水魚類超過35種;蜘蛛紀錄81種。
翡翠樹蛙模式標本即於翡翠水庫一帶採集,翡管處也已翡翠樹蛙為象徵。此處也是翡翠樹蛙模式標本發現之地;翡翠水庫即以此為象徵物種。
而在植物相方面,包括雙子葉植物142種、單子葉植物23種及蕨類37種,對於位處低海拔山區的翡翠水庫,植物多樣性實屬豐富。

保護區抓龜 刑責加重1/3

林務局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野生動物消費的需求大增,已造成亞洲甚至全世界野生龜類族群的嚴重威脅。

台灣4種原生龜中,僅剩3種,食蛇龜、柴棺龜因中國索求迫切,在國內經濟低迷之際,1隻叫價近千元的台灣原生龜,不吵不鬧也無力反抗,盜捕成了部分民眾貼補家計的方法。
柴棺龜。(攝影:陳添喜;圖片來源:林務局)食蛇龜與柴棺龜兩種原生龜,林務局已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同時也是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物種,嚴格管制輸出入。
依據野保法第41條,未經許可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可處6月至5年以下有期徒刑;在保護區內違法則刑期加重1/3,即使未遂犯也可處罰。翡翠水庫保護區的成立,除了阻絕盜獵行為,也為台灣原生龜留下基因庫。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食蛇龜:完全閉殼像個盒子
完全閉殼像個盒子。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Gray, 1863),屬於龜鱉目(Testudines),地龜科(Geoemydidae),又名黃緣閉殼龜、黃緣盒龜、蛇龜、山龜、呷蛇龜
食蛇龜屬於陸棲性,主要棲息地為靠近山區的森林底層及其邊緣環境。食性為雜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實、蕈類、昆蟲和蚯蚓等無脊椎動物或大型動物的死屍為食。
野生個體長得慢,夀命長,達性成熟時間長,約需超過10年以上。每年5~8月是產卵季,一般野生個體每窩的卵數約為1~4個,通常可產1~2窩,龜卵明顯比其他淡水龜大。
活動範圍不大且具有極高忠誠度,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於12月至3月低溫季節,多利用森林底層或高覆蓋度芒草叢下方渡冬,於夏季偏好較開闊的森林邊緣環境,7月後則繼續利用覆蓋度高的森林底層或芒草叢。
目前分布範圍仍廣,於台灣本島低海拔靠近山區丘陵地有較大面積次生林環境仍偶可發現,尤其以台灣北部、中部、恆春半島和花東一帶山區較為常見。少數棲地較隱密族群數量仍穩定,但大部分族群有下降的趨勢。(資料來源:農委會林務局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