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幾個縣市長不斷在河川「放流」各式外來種魚苗之際,台灣原生淡水魚正面臨嚴苛的族群存亡之戰!僅存於金門河川流域的珍稀淡水魚大鱗梅氏鳊,同樣也遭受外來種威脅之苦,苟延殘喘,近年來更因棲地遭受嚴重破壞,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近日即有學者計畫以流水型棲地進行野外保育,讓僅剩的族群得以延續。一場繼白海豚之後與時間競賽的保育戰,在金門展開。
本土淡水魚不敵外來種
光是今年上半年媒體報導即有苗栗縣長劉政鴻、新竹縣長邱鏡淳、屏東縣長曹啟鴻不約而同以各種名目在水庫、河川放流草魚、大頭鰱等外來魚種,這種行為讓本土種淡水魚族群元氣大傷。
陳義雄解釋,台灣屬於島嶼生態系,十分脆弱,大多物種都敵不過大陸型強韌的物種,一旦外來種入侵,本土種一定遭殃。他說,外來種的問題不在數量多寡,而是只要存在可配對的隻數,即使是5隻,很快就會擴增族群,消滅本土種。
台灣僅存原生種梅氏鯿
體長約4到8公分,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魚,是大鱗梅氏鳊,台灣兩種原生梅氏鯿之一,原本分布在台灣西部河川,一般認為已在台灣匿跡了。1920年至今,再也沒有可供查證之記錄,以往種種,徒留傳奇遺憾。不過,魚類研究學者鄭昭任博士則於研究著作中表示,曾在1958-1960年左右在金門發現過細鯿,陳義雄也在2001年証實此項事實。
2001年左右,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接受金門國家公園委託,調查金門淡水域魚類資源,意外找到傳聞中的大鱗梅氏鳊,2009年林務局將之被列為「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賦予法律位階;2011年族群調查證實,族群數已降到接近臨界點,外來種入侵以及河川水泥化是最大的殺手。
水泥化河川成戰場
台灣河道水泥化看似未直接傷害本土種的因素,其實隱藏殺機。保有原始樣貌的河川,兩岸植被、水草,可以供本土種棲息、躲避外來種追兵,一旦河道水泥化,造成水生植物、植被消失,缺乏可供棲息的孔隙,本土物種連躲避外來種之機會都消失,若連底部也水泥化,本土種就一定無法生存。
營造水流型棲地保種
低海拔河流緩流區,有點流動又不能是止水,最適合大鱗梅氏鳊生存,在台灣幾乎找不到這樣的棲地。金門因早期為軍事用地,相對而言,人為干擾的行為較少,因此得以保留了豐富的自然樣貌,無奈工程思維仍然逐漸改變金門的自然資源優勢。
為了讓這群大鱗梅氏鳊能在原棲地優游,陳義雄打算在金門建立人工溪流保種中心。目前已有理想的地點,是一個比較封閉的河段,並能根絕外來種,營造流水型棲地,維持大鱗梅氏鳊的自然棲地,讓基因庫盡量維持多元化。
陳義雄表示,金門冬天水溫低,雖然不利魚種生存,但因有水庫,水溫較高,利於躲藏。一旦夏天水溫高、水量少,農業也需要用水,則可利用水車製造水流補充氧氣,否則空氣過少可能會導致大鱗梅氏鳊死亡。
陳義雄也說,金門的地理環境,很適合外來種移除,河川難度比較高,仍可從湖泊及小型溪流做起。
紅皮書揭露台灣淡水魚命運
在各縣市長罔顧台灣淡水魚生存,帶頭放流的情況下,處境相當險惡,大量的魚種在國人未知前就消失了。即將出版的「台灣淡水魚紅皮書」,雖不具有法律位階,卻是一部完整的科學研究調查,揭露台灣淡水魚的命運。陳義雄表示,只有研究沒有行動是不夠的,目前生態基礎尚未建構完全,很可能調查結果是發現已經瀕絕。
陳義雄感慨的說,國外物種沒有台灣這麼多、豐盛,歐美人士對於自己土地上的特有種如數家珍,而且一提到特有種,就知道要保育。台灣人卻連本土有什麼都不知道,還要問為什麼這種魚很重要,保育概念天壤之別。
【相關報導】《自由時報》(2003.12.07)蘭嶼石鮒 魚名一錯100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