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移除紅樹林撇步
張登凱說,工作時間只能在退潮時,因此必須隨著潮汐安排時間,而且一天只能工作4小時。參加移除工作者必須能分辨海茄冬與水筆仔,水筆仔在厚皮質都有生長點,因此必須連根拔除,而海茄冬則砍掉莖幹就可以。
紅樹林使生態相單一化
另一方面,不斷成長的紅樹林植株會攔阻垃圾,產生小黑蚊。位於海山漁港北方2公里的美山社區,緊鄰香山溼地,居民即為「黑金鋼」(小黑蚊)所苦,要求市府進行清除。
新竹市政府今年度計畫利用兩個月暑假期間,以工讀生疏划海山罟區4公頃,清除河溝口紅樹林,改善排放功能,維持香山溼地生態多樣性;美山區則預計移除5公頃。
荒野新竹分會於2007年海山罟進行第一次全面性清除並持續維護,至今已進入第7年。在有限的經費下,只能每年部分移除,張登凱認為若能以兩年時間大規模清除香山溼地內的紅樹林,效果會更好。
淤沙海岸紅樹林禁入
為什麼有些地方積極保育紅樹林,有些地方卻為紅樹林所苦呢?彰化環保聯盟副理事長蔡嘉陽說,台灣海岸變異性高,不同區域海岸地質完全不同,並不是所有海岸都適合種植紅樹林。最簡單的原則就是紅樹林的原生地應適度保留,非原生地就不要種植。例如日治時代佐佐木舜一在1912年發表的「台灣的紅樹林植物」分布地及物種,就具有指標性意義,之外都不應人為栽種。
蔡嘉陽表示,紅樹林在海岸沖刷力道大、受侵蝕的海岸,能發揮護岸的功能;而西海岸從新竹香山、苗栗、台中、彰化、甚至雲林這些由淤積形成的海岸,紅樹林會使得土質更泥、更黏,使得招潮蟹、貝類等底棲生物無法生存、減少生物多樣性,不但不能再種植紅樹林樹種,還須積極移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