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冬候鳥過境搶搶滾,但是每年來台灣的雁鴨科卻有減少的趨勢,度冬小水鴨族群數10年來從5萬隻減少到4位數,成了最該關心的族群。即將登場的第二屆數鳥嘉年華便以小水鴨為代表物種,邀請公民科學家透過數小水鴨了解現況,進而守護棲地、維護在台度冬雁鴨。
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及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 12月20日至2015年1月11日間將於全台134個活動樣區圓同步進行,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同步數鳥活動,運用「公民科學家」了解台灣鳥類現況。
雁鴨來台度冬 今非昔比
主辦單位表示,近年來整個亞洲地區的雁鴨數量都持續下降,而小水鴨全台數量首度掉落萬隻以下,但台北市華江橋10年前就曾超過萬隻小水鴨的紀錄;1990年代屏東龍鑾潭的鳳頭潛鴨也超過2,000隻。
加入鳥鄉民 全民都是科學家

各縣市共21個地方鳥會為主的「鳥老大」規劃活動樣區圓,邀請「鳥鄉民」參加活動。民眾只要在指定的日期、時間、地點出現,就會有志工引領,加入數鳥的行列,並領略冬季野鳥之美。
今年仍維持「猜猜樂」遊戲,讓一般民眾也能藉由預測全國累計的「鳥種數」和「鳥隻數」,獲得鳥會所提供的珍貴紀念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