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放生 + 水泥化 = 台灣原生淡水魚節節敗退

2012年9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最近發表的台灣淡水魚紅皮書,揭露台灣原生淡水魚不為人知的處境。最近發表的《台灣淡水魚紅皮書》,期待引起國人關注台灣溪流生物多樣性。台灣密布大大小小河川溪流,擁有豐富淡水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資源,原生淡水魚種更達260種以上,卻因水質污染、人為不當開發干擾與外來入侵種競爭下,嚴重壓縮原生族群生存空間,不少魚種瀕臨絕種,學者更指出,原生淡水魚處境比白海豚、石虎更危急。

防堵不易只能預防

在河川水泥化以及外來強勢魚種夾擊下,有些台灣原生種淡水魚已經從原棲地消失。放流的問題十分嚴重,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表示,目前已知的外來種共有37種已於台灣的淡水域建立族群,當原生淡水魚在溝渠化的河道遇到強勢外來種,只能兵敗如山倒,而維持河岸自然樣貌,至少可以讓原生淡水魚撐一段時間。
台灣止水域、靜水域湖泊野塘,幾乎100%淪為外來魚種樂園;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資訊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曾晴賢也指出,日月潭大多數魚種都已被外來種剔除取代;其中又以慈鯛科、鱧科居多,因外來種慈鯛科魚類競爭棲地,也使得台灣特有種黃鰭石鮒有消失的疑慮。
一旦外來魚種放流到台灣的溪流,防堵上極為不易。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外來魚種不易發現,一旦發現族群都已經大到無法移除。移除外來魚種的困難在於除非將河水放乾,否則無法完全移除;而且不同魚種的卵即使乾旱也能存活一段時間,或在一些不易察覺之處繼續成長,顯示防堵上的困境,只能預防外來種入侵。

修法朝許可制

放流影響台灣淡水域生態這麼嚴重,甚至連地方首長都帶頭做起,讓人質疑環境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管立豪表示,多年來環境教育侷限於室內課程,比較難讓學生感受到保育之情,透過環境教育法的實施,學生走進自然環境有感體驗,或許能改善這種情況。其次,目前針對放生所進行的修法朝向許可制,未來任何放生、放流都必須經過許可,縣市首長也不例外。
只是許可制是否能杜絕放流,還是徒增行政作業,有待觀察。

人為干擾非天擇

至今仍有不少人存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想法,認為河川只是改變其生態相而已,卻忽略了台灣河川所謂的物競天擇是人為干擾的結果。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表示,外來種競爭力強,使得本土物種競爭不過而逐漸消失,許多台灣特有種因此消失,物種減少,也使得生物多樣性消失。
「每一個物種在自然界都有其功能與角色,一旦消失,人類可能反受其害,大自然反撲的力量不容小覷。」邵廣昭說,物種以及生態提供食物、藥物、生態旅遊之運用,也是科學研究的材料,這些都連帶受到影響,到最後人類可能自食惡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