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還是有機農業好 顯於物種隱於基因

【里山精神在台灣】系列報導Ⅱ有機農業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012年11月2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阿石伯的蓮花池。(攝影:陳建志)還記得「買蓮花救赤蛙」新北市三芝區的農民阿石伯嗎?從慣行農法改變為友善環境的有機耕作,阿石伯的睡蓮池不但生產由台北赤蛙掛保證健康的蓮花產品,也成了環境教育解說場域。「有機農業最直接的證據來自生物多樣性的表現」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陳建志指出,有機農業不但能停止慣行農法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喪失,並能促使物種、基因、生態系甚至景觀的多樣性。

農業方式:生物多樣性之首要

有機農業種出生物多樣性,不但顯於物種也隱於基因。15日(上週四)林務局所舉辦的里山倡議精神的實踐研討會,陳建志舉橫山香水蓮花池復育台北赤蛙為例,為了保育台北赤蛙,楊文石從2003年改採有機農法,種出生物多樣性的香水蓮花,他的故事經公共電視報導一砲而紅,很多學校、民眾找他解說,現身說法推廣教育,許多學校老師也將此當成生命教育的教材。
80多歲的阿石伯,現在多了一份副業,就是擔任解說員賺鐘點費,成了英雄有名氣又有鐘點費。這也證明了有機農業不但對生物多樣性創造的好處,也常常直接回饋給人類。
生物多樣性的衰敗,被視為21世紀人類兩大困境之一,維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共識,在生物多樣性公約所列舉的議題中,農業與生物多樣性一直排名很前面,顯示其重要地位。而里山倡議為了兼顧生物多樣性所使用的農法,成為「生態農業」或「永續農業」,在台灣則稱為有機農業。
陳建志表示,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可視為地球上各種生命的總和。人類與生物資源相依共存,包括生產作為食物、衣服、建材、燃料以及藥物等的直接利用,以及使用大氣層的組合、維護流域和沿海地區以及肥沃的土壤作為生存、生產等間接利用。一旦生物多樣性流失,也意味著未知的風險增加。

傳統、有機農法有利於生物多樣性

由此可見,農業方式具維繫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角色,也說明了兼顧生物多樣性的農法,何以稱為永續農業。
吉安黃昏市場原住民野菜的生物多樣性。(攝影:陳建志)花蓮吉安黃昏市場販售多種原住民野菜,阿美族的蔬菜莎拉中就有12種野菜,再加上現撈的魚做成的活力魚湯,就能飽食一餐。富里羅山有機村的稻草人、土角厝、有機泥火山豆腐、以有機米及阿美族傳統方式作成的米香,將傳統農村習俗結合生物多樣性概念,並且減少農藥使用,恢復傳統農法文化。陳建志說,先民的生活智慧是農業生態系的資產。
有機農業對生物多樣性具有多項好處,陳建志表示,有機農業使得農業生態系逐漸恢復為自然生態系,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維護,當農地恢復生態系統,不但減緩土地養分之流失,也恢復健康的溼地環境,當經營逐漸上軌道,生物多樣性恢復,用於生物防治的天敵族群建立,危害農作物的蟲害自然不會發生。
在這些逐漸恢復自然生態系的農場上,景觀不像慣性農法這樣的單調,師生可以在菜園上昆蟲學、蛙類學的課。

自行留種保持基因多樣性

有機農業往往能保留農業生態系中的基因多樣性。有機耕種的小農戶,採用低耗能、低化學物質輸入的方式耕種,且採輪耕,並在農地周圍保留緩衝綠帶提供天敵生物棲息環境,因此常能保持生物多樣性;而有機農民也常自行留種,自選種子需更多時間與土地交流,保留最適合自己農場的作物種子,無形中也保留了生物多樣性。台北淡水地區的大屯自然農法教育農莊,即為一例。

兼顧產值及文化景觀多樣性

八煙的土馬鬃越冷越綠,是當地獨特的農村地景。有機農業也創造農業生態系中的生態產值、保留農業生態系中的文化景觀多樣性,減少化學污染,維繫生物棲息環境成為生態保育工具。就像阿石伯的蓮花池一樣,生態與產業結合,農田也能展開知性之旅、休閒農業、生態旅遊等,並提供民宿、傳統餐飲等服務,創造產值。
生物多樣性一向強調物種、基因以及生態系的多樣性,陳建志則指出,景觀多樣性將成為第4個向度。無論是部落中農法蘊生的生活方式,或是冬天時綠意盎然八煙的土馬鬃,過去居民用水淹方式減少病蟲害,這些當地的生活智慧,形成農業文化景觀的風貌。

循環利用緩衝極端氣候的永續農業

有機農業將廢棄物再生利用,使用農業廢棄物當堆肥,這種再生利用,也可減少環境污染。
梯田是三芝的景觀特色,八煙的砌石梯田是先民生活智慧結晶。漁光自然茶園水土保持,澎湖的老蛄石菜宅阻擋海風方便耕種,或是新北市三芝工整蜿蜒、八煙砌石而上的水梯田,都是防治土壤沖蝕的工法。有機農業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能恢復地力保育生物多樣性,也能防止土壤沖蝕。
生物多樣性保育能緩衝全球變遷帶來的農業災難。陳建志指出,有機農業比慣行農業更耐乾旱、水災等天候的極端變化。2003年因乾旱,坪林地區茶農多數無法生產茶葉,坪林漁光村王有里的生泉有機茶園,因保留了茶株周邊雜草,而不受乾旱影響照樣收成。

人口快速增加迫使農業生產集約化

近50年來,世界人口從25億成長為60多億,迅速增加的全球人口,以及隨之而來迅速增加的糧食需求,再加上不斷變化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促使農業從傳統向集約體系演變,因此引發的土地利用形式改變,學者估計,一直到2050年都將是生物多樣性衰敗的主因。
儘管現代農業提供糧食增產,卻也顯著的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其他包括過度開採、農業生產體系的集約化、化學藥肥和水的過度使用,更多的肥料養分、污染以及外來種引入,也都讓農業成為生物多樣性的殺手。
集約式農業、植物及畜產育種專業化以及全球化協調效應等因素形成的農業生產體系均化性使得農業基因流失以及特種作物、禽畜基因喪失的最主要原因。
聯合國農糧組織估計,農作物中發現的遺傳多樣性,3/4在過去一世紀消失,而且仍舊持續流失中;現在90%的糧食能量和蛋白質,來自15種植物以及8種動物物種,小麥、水稻以及玉米就提供全球人口攝食的植物能量50%以上,陳建志指出,這對營養及糧食安全都不是好事。
現代慣行農法也透過種種管道而影響其他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例如水資源的開發、過度放牧、以及過度使用養分和化學農藥來控制雜草、蟲害和疾病,因此造成污染和優養化等問題,此外,過度開墾土地,也造成生態系多樣性的消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