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梅花鹿復育已30年,15年間野放233隻個體,如今已繁衍逾千隻,卻因侷限在小區域內,密度過高而陸續傳來負面消息,包括造成農損、影響高位珊瑚礁植被更新;但牠也命運多舛,卡網絞死、被狗追而撞人、遭人獵首等。梅花鹿與人、生態系的衝突,如何落實在經營管理上?墾管處委託學者進行研究、擬定對策,讓梅花鹿能與生態共生,復育成果報告也將於31日報行政院核定,認證其野生地位。
![]() |
墾丁國家公園野放的台灣梅花鹿,無論是取得法令地位或經營管理都很重要。攝影:廖靜蕙 |
梅花鹿回來了,但身份是...家畜?
早在2002年,媒體即引述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王穎的意見,「梅花鹿野放已漸有成效,當研究有進一步成果後,當務之急仍是與政府進行溝通,將台灣梅花鹿列入野生動物之列。」時至今日,農委會仍認定梅花鹿是家畜,理由為「復育之梅花鹿不屬於野生動物或保育類動物,亦不為動物保護法規範……無法可管」、「梅花鹿在訂定野生動物保育法之前就從野外絕跡,所以梅花鹿目前在我國不屬於野生動物」。